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对于文档的控制)

2024-08-06

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的法律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法律少而规章等偏多,缺乏基本法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中,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及规章占比较大,而法律和法规的比例较低。缺乏一部确立信息安全基本原则、制度和核心内容的基本法。

网络的全球性、技术性、虚拟性等特征以及信息安全立法的目的决定了我国立法的基本特征: (一)技术性所谓信息安全法的技术性是指,信息安全法是立足信息技术而构建的法律规范。从信息安全法的产生讲,信息安全法是从网络特点、遵循网络规律而制定的一个全新的部门法。

我国现行的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宪法: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关于公民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和国家机构具体职能的规定,是全部保密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据。 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法律中涉及保密的法律条款,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涉及保密的法律。

保密法 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保密法为核心。保密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保密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为推进保密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保密法为核心。

该规定明确,向他人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若工作人员将自己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则从重处罚。犯此罪者,根据情节不同分别被处以罚金以及有期徒刑。

网络及信息系统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其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整个网络系统的风险及隐患进行及时的评估、识别、控制和应急处理等,便于有效地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要想构建安全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不仅需要科技的创新,更需要对威胁有敏锐的洞察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华能信息公司的这些专利成果,无疑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动态环境中建立和优化网络安全防护网,为我们的数字化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系统在框架设计时应从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出发,综合考虑信息网络的各个环节,综合使用不同层次的不同安全手段,为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涵盖了硬件网络设施、网络通信软件以及操作系统等多个方面。在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时,硬件设备如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和网线等是基础,它们构成了通信网络的物理基础。对于无线局域网,通过设置无线路由器的指令可以初步防止非法访问,这是最基础的安全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网络通信软件以及操作系统等。构建这样的体系结构时,硬件电路和相应的功能程序是基础,它们需要通过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和网线等网络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什么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1、基本安全类 包括访问控制、授权、认证、加密和内容安全等。访问控制是提供企业内部与外界及内部不同信息源之间隔离的基本机制,也是企业的基本要求。但是提供隔离不是最终目的,企业利用Internet技术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安全的前题下提供方便的信息访问,这就是授权需求。

2、网络安全是指保护数字信息资源,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的恶意泄露、篡改、窃取、冒充、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和无法处理,甚至是信息系统的瘫痪,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ITGC,即通用信息系统控制,是所有IT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核心。它涵盖了广泛的控制手段,旨在确保整个IT基础架构的稳定和安全。其中包括:管理控制:强调职责分离,例如,系统分析员不接触硬件,编程员不触碰运行程序,操作员不参与系统设计等,确保权限分明。

4、实现信息化系统安全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认识安全体系中的关键核心要素,然后,围绕这些要素在系 统的每一个环节和系统运行中进行安全防护。因此,这里首先说明安全的五大核心要素。认证(Authentication)。认证是安全的最基本要素。

5、这是一种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层,也称七层协议。单个信息系存在具有一般意义的层次模型:物理层、操作系统层、工具层、数据层、功能层、业务层和用户层。

6、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